消息来源:中国健康界
随着无线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移动健康(MHealth)已成为近年来全球乃至中国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。
在10月29日北京大学医学部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主办的“电子健康和慢性病控制学术研讨会”上,北京大学医学部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副所长阎丽静表示,在西藏大学、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等单位的联合支持下,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正在西藏开展“心脑血管简易标准化防治研究”项目。
该项目以智能手机为主要工具,通过电子决策支持系统,为医疗服务者如村医提供各项决策支持。该项目把参与研究的村子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。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,干预组则是对村医培训后,使村医按照简易标准化管理方法,对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进行管理。
阎丽静透露,这项研究在今年6月已完成对村医智能手机平台的培训。通过手机平台,村医可询问既往病史,查询药物使用方法,还可输入检查数据,并对接受疾病治疗指导。平台同时可完成质量监控和技术指标反馈。“希望明年7月份能与大家分享相关研究数据。”
项目合作相关方之一为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。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副主任刘金鑫表示,作为运营商之一,中国移动已在政府电子政务工程、无线医院工程、药品监督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。“今后的目标是利用云平台,提供大量的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。此外,希望能为上游移动健康公司提供相应服务。”
不过,在研讨会的讨论环节,一位与会者指出,当下移动健康还停留在研究探索及初试阶段。“盈利模式目前还没有成熟,这是今后需要探讨的问题。”
|